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淮阴师范学院联合举办2025年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年度大会

发布者:王新鑫 麻书鸣 [发表时间]:2025-11-10 [来源]: [浏览次数]:

11月9日,2025年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年度大会在淮安举行。大会由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主办,淮阴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承办,以“交流·互鉴·变革:国家传播能力现代化与区域传播生态创新”为主题,吸引了省内外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共同探讨在世界局势和传播体系变革的形势下,新闻传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题思路。

图为淮阴师范学院联合举办2025年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年度大会。记者 陈丽明等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宜江,南京林业大学校长勇强,江苏省新闻传播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出席会议并致辞,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赖海燕出席会议。会议由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晓琴主持。

赵宜江代表学校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学校坚持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苏北、服务江苏,一直在努力打造师范、伟人、文化、绿色等彰显办学特色的四张淮师名片,形成了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格局。本次年会是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的积极响应,期待大家碰撞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推动江苏新闻传播学研究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

图为赵宜江致辞。记者 陈丽明等

张新科代表省社科联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从新闻传播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信息时代新闻传播途径的变化方式、新闻传播专业的生态创新三个维度指出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对新闻业态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倡导学者们要走进社会,走进田间地头,充分挖掘一线材料去做在地研究。

图为张新科致辞。记者 陈丽明等

张红军在致辞中指出,目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传播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深刻重塑全球传播形态与舆论生态;另一方面,区域传播生态呈现显著差异化发展特征。因此,业界同行更需要加强交流、互鉴和变革,以“交流”打破学科壁垒与区域界限、以“互鉴”促进学界与业界协同、以“变革”锚定核心目标。

图为张红军致辞。记者 陈丽明等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唐绪军、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葛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毓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相雨等知名学界业界专家分别以《拥抱先进科技 坚守真实底线》《地方国际传播:能力与效力》《从“苏超”融合传播看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路径》《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的多源异构问题》《地方何以国际:地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政策张力》《贯彻国际传播“一国一策”理念的三个层面》《生态文明传播的范式更迭、价值变革与研究趋向》为题作主题分享。各位专家的分享,既洞见技术变革下的行业新局,也勾勒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与实践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图为专家主旨报告现场。记者 陈丽明等

开幕式上,举行了江苏省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盟成立揭牌仪式,唐旭军、张新科、勇强、赵宜江等共同为联盟揭牌。

大会围绕“解码‘苏超’--区域传播的创新样本”“国家传播战略与区域传播体系的协同机制创新”“数智时代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与未来图景”“区域文化IP全媒体融合传播策略”“城市品牌传播与区域形象全球化构建”“智媒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前沿”等6个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热点设置了分论坛,来自省内外的60余位专家学者作交流研讨。

图为分论坛现场。记者 陈丽明等

闭幕式上,江苏省新闻传播学会副会长赵允芳对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予以充分肯定,并鼓励青年学者要善于“以自己为方法”,既要把自己放进这个时代,品读独特的生命体验,同时要努力溢出这个时代,使自己的精神更加强韧,最终完善形成一种“及人、及物、及天下”的学术品格。大会还对本次年会论文进行了推介。


编辑:刘东伟  审核:奚路阳